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畲族婚俗 畲族婚姻传统上极少与汉族通婚,在本民族内,忌讳同姓联姻。旧时,盛行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包办买卖婚姻。早婚现象严重,女孩长到八九岁就有媒人来提亲,婚龄多在15岁至19岁,20岁以上结
婚礼完毕送走阿訇后,新郎新娘须双双到厅堂,在靠那幅《古兰经》前案桌上的香炉中,焚烧香木、香末并献上新鲜香花,随后拜见父母,并依照长次,顺序同家庭成员一一相见。在见面时,新娘应双手捧着甜茶、喜糖,按照丈夫对各人的称呼请茶。受敬茶的亲人应备礼物赠送。“相见”礼品,一般是金戒指或“红封”(现款)。新娘回敬婆婆的礼品,通常是布鞋一双。回敬丈夫的姐妹,则用金发夹或者布鞋、布料。
婚礼的另一喜庆活动,是新娘在新郎的陪同下,到厨房熟悉锅灶炊具和食具,新娘必须逐个触摸一下。聚集在厨房围观的亲友,此时可乘机故意对新婚夫妇进行各种刁难嘻闹,直至新郎、新娘按照亲友提出的要求表演完毕,方能进入洞房。
晚上,所邀宾客前来祝贺并参加喜宴。主人在喜堂内外接待来宾。请客的筵席排列应成双,菜肴也忌讳单数。第一道菜是银耳甜汤,最后一碗必须是“四果”甜汤,表示新夫妇的生活自始至终甜如糖蜜。喜筵散后便开始闹洞房。此时,亲朋戚友可以对新婚夫妇任意出题嘻闹,即使宾客闹得过火或近似刁难,新郎新娘也只能含笑应付,不得埋怨或生气,否则有失礼节,会受亲友责备和讽刺。一般都闹至更深,甚至有通宵达旦。
翌日,新郎陪伴新娘返回娘家称为“回亲”。当晚,女家父母应备办筵席宴请新女婿,其菜肴亦十分丰盛、讲究。席上必不可少的菜肴是鲜嫩的“烤全羊”(羊羔)。只有宴请新婚女婿才有出此佳肴。据说,这一风俗与古尔邦节宰牲,效法易卜拉欣先知忠诚顺从“真主”之意义有关,旨在希望新女婿同心顺从“安拉”。散席后,新夫妇当晚必须同时返回夫家。
贫苦回民的婚礼比较简单俭朴,通常是新婚男女双双到清真寺请阿訇念“依札布”(婚配经)即算礼成。新婚之夜只有合家聚餐,不再举行其它仪式。
回民中极少有离婚者。夫妻离婚后,若双方都有后悔,仍然可以复婚。妇女离婚后,须等待4个月后方能再嫁。
基督教徒婚俗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特别是由于英美传教士进入传播基督教,传统中国式的旧婚俗逐步发生分化。信仰基督教的人们,开始按照西方基督教的婚礼仪式到教堂举行婚礼。其婚礼仪式
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 相关文章列表:婚俗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 搜索: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
其它婚俗与特殊婚姻形式(5)-搜索引擎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