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地区风俗 >> 千灯古镇:昆曲的发源地

千灯古镇:昆曲的发源地

时间: 2013年04月07日 来源:湖湘文化 作者: 地区风俗 浏览次数:

千灯古镇:昆曲的发源地导读:
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7万。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 千灯旧称千墩。

千灯位于长江三角洲,隶属江苏省昆山市,面积84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本地人口5万,外来人口7万。她位于昆山市南15公里。东接上海青浦区,距上海虹桥机场30公里;西邻苏州,离苏州市中心35公里。

千灯旧称千墩。据清陈元模著《淞南志》载,昆山县东南36里,川乡有水曰千墩浦,盖淞江自吴门东下至此,江之南北凡有墩及千,故名千墩。清宣统二年(1910年),易名茜墩,其来历传说有二:一谓文人雅称;一谓因墩上长满茜草之故。1966年4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名千灯迄今。

千灯古镇距今已经有二千五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是昆曲鼻祖顾坚的故里,也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爱国学者顾炎武的故乡。境内至尽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连”的棋盘式格局和水巷、河埠、廊坊、庭院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古镇尚存华东地区最长的石板街、一千五百年历史的秦峰塔、传说中秦始皇东巡时到过的延福寺古刹、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典当铺等古迹。

 

昆曲的发源地:千灯

昆曲发源地千灯,其创始人顾坚。

昆曲,自元代形成的昆山腔,发展到明代嘉隆时期,经魏良辅十年改革而成新腔,及至梁辰鱼新编《浣纱记》,因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称“水磨腔”,好象古代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一样细腻软糯。风靡全国六百个春秋,被誉为“百戏之祖”。


昆曲《牡丹亭》原名《还魂记》。传记剧本写南安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和侍女春香游园后打盹,梦中与书生柳梦梅一见钟情。梦醒后忧思成疾而死,埋在牡丹亭旁的老梅树下,三年后柳求功名,路过南安,生病留住,在园中拾得杜丽娘自画像,深为爱慕,树下挖起女棺,丽娘感而还魂复生,终结夫妻。

《牡丹亭》作者是江西临州人汤显祖,同时代的欧洲戏剧大师莎士比亚,也创作古典歌剧,两人都编写以浪漫反封建争取自由爱情为题材的戏剧大师,这两颗东西各一方的艺坛巨星,恰都在公元1616年同时陨落去世,令人赞叹。

走在千灯古镇那条据说是全江苏最长的石板街上,听两边老房子里传出委婉细腻的昆曲曲调,让人忽然想到,要把昆腔和千灯联系起来。


千灯浦是一条笔直的河道,两岸高低错落白墙黑瓦的房子本来就很有水乡特色,更难得的是千灯浦的来历并不再牵扯什么名人,而是和吴越征战时的普通将士有关。甚至镇名千灯,最初也来源于千墩,而所谓千墩就是指吴凇江畔的第一千个土墩,每一个土墩下埋葬着多少将士,埋藏着多少故事已无人知晓


千灯古镇:昆曲的发源地,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湖湘文化—湖湘溯源—湖南皮影戏和木偶戏 下一 篇:山西民间社火--高跷

相关文章列表:千灯古镇 昆曲 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