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佤族自称“阿佤”,意为“住在山上的人”。今天的佤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南部的西盟、沧源、孟连、耿马等县,现有39万人。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佤族 阅读: 22
佤族:穿越时空的鼓声 如醉如痴的舞蹈
- 丽江坝区过去的纳西人,由于在1723年雍正实行改土归流的政策首汉族文化影响加深,在婚姻上也已实行一夫一妻和父母包办婚姻的制度。儿女婚事由父母做主,媒人撮合,以牛、羊、猪,酒聘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三从四德,夫唱妇随等汉族传统伦理,丽江纳西与汉族、藏族联姻的较多。在本民族内部,同姓不同宗的人可以通婚,但绝对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结婚,一股都要经过订亲、请酒,举行婚礼的程序: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傈僳族 阅读: 23
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的民俗活动介绍
- 傈僳族历史悠久,从语言系属和地理分布考察,可推断傈僳族为氐羌族后裔,即藏缅语族的一支。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傈僳族 阅读: 22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傈僳族
- 普米族是云南特有的民族,人口3万余人,其中丽江地区约有1.5万人,居住较为分散,除一些小聚居村外,大多与纳西、白、藏、彝、傈僳等民族杂居。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普米族 阅读: 31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普米族
- 摩梭人属纳西族,主要居住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摩梭人的语言、服饰、婚姻习俗跟金沙江西部的纳西族有差异。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摩梭人 阅读: 35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摩梭人
-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 更新时间: 2013-12-04 作者: 纳西族 阅读: 52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
- 城东有号称"东南第一丛林"的天宁寺,北宋道教南宗始祖张伯端聚徒修炼的红梅阁,苏东坡多次来常州的泊船处遗址--舣舟亭,已有1500年历史的文笔塔。红梅公园面积之广,在全国城中公园中亦为罕见。古典私家园林近园、未
- 更新时间: 2013-03-24 作者: 常州风俗 阅读: 221
常州风土人情
- 当时,一般每个村子都有一个碾子,这可是相当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碾盘是青石铺的,碾子其实用一个大石头雕出来的。十渡的石材可是相当地好呀。 那时候,家家户户平时的米面棒碴子都是用人力在碾子上一圈圈
- 更新时间: 2013-03-24 作者: 景区风俗 阅读: 63
十渡推碾子的习俗
- 1、爆玉米花。腊月初一,家家都炒玉米花,叫“腊月初一蹦一蹦,大人孩子不得病”。 2、吃腊八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据说腊八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每逢这一天寺院要煮粥供佛,吃腊八粥从此在民间流传。腊八粥
- 更新时间: 2013-03-24 作者: 景区风俗 阅读: 75
十渡人过新年
- 在白族人民的心目中,阳春三月是最美好的时节。雪峰掩翠的点苍山,碧波荡漾的洱海湖,竞相怒放的山茶花……,交织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
- 更新时间: 2013-03-20 作者: admin 阅读: 119
大理民俗一年一度的“三月街”盛会
- 相传在晋朝时,羌族首领石乐,骁勇善战,野心勃勃,一直虎视眈眈有侵犯之意,终于,石乐骑马横枪的率领百万雄师,雄赳赳奔赴拒马河,皇帝派出了将军刘坤挂帅,点十万精兵拦阻石乐。 拒马河地势险要,水面宽广,水流
- 更新时间: 2013-03-20 作者: 十渡习俗 阅读: 91
十渡拒马河的历史故事
- 散灯花是十渡一项很重要的节日活动,一般在正月十五的夜晚举行这样活动,这项活动寄托着来年风调雨顺,生意兴隆,事事顺心等美好的意愿,还有一个意义就是“净宅”,
- 更新时间: 2013-03-20 作者: 十渡习俗 阅读: 38
十渡民俗重要的节日活动散灯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