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景区风俗 >>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5)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5)

时间: 2013年12月04日 来源:丽江古城 作者: 纳西族 浏览次数: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5)导读: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种形式组成的楼房皆无腰檐,房屋较矮小,尤其是楼层,民间传说是木土司的戒规,百姓只许盖这种楼,其用意为“见木低头”。虽然房屋的楼层较矮,与阁楼有些近似,但不雷同,三间一坊有一通道可过人,从一端间到另一端间。民间经验,闷楼较防风,故常年风流量较大的地段,多采用闷楼组织庭院。

  (三)两步厦构架:大量调查资料表明现存传统民居中,建盖年代最早的是“两步厦”楼房。它的构造特点是厦子顶上没有楼隔屋传来的干扰,是强调厦子的一种楼房。楼的纳西语叫“蹉”,与汉字词义“跳”是同音,从楼下“跳”到楼上,从平房演进为楼房。“两步厦”的纳西语意叫“两节楼”,其含意为平房顶上再加一层,房屋变成楼房。纳西民居中,几种类型的楼房称谓均用汉语词汇,不管城镇还是边远山区,而“两节楼”的称谓一直延用至今。在组织庭院中,“两步厦”常作主导房屋的正房,官绅宅第尤其如此。

  (四)明楼类构架:明楼构架的特点是没有厦子。即“两步厦”构架减去厦子部份,故两步厦构架也叫“明楼大辟”。明楼体量较小,又称“小楼”。“四合五天井”中的耳房由明构架组成。丽江因烧柴做饭及煮猪食,烟子自由排出,对厨房的空间要求高,一般在西北漏角里的小楼除去楼隔层作厨房。在城市民居中,宅基地较小者,也把明楼作两边厢房组织庭院;厨房以外的其他漏角里的小楼,常作为较幽静的书轩;城区常把其中一漏角作马厩,用以饲养坐骑。把明楼构架加一腰檐与正房相呼应,其做法有二:一是吊脚楼的做法叫“明楼吊厦”,二是骑楼的做法叫“明楼骑厦”。临街面时两面均加腰檐作铺面,这时即成为前店后院的商业店铺或手工业兼经营的作坊。或饮食店铺。

  (五)蛮楼类构架:这类构架的厦子在楼层下,农舍中常作“草楼”,楼层可储存更多的草料。蛮楼也像明楼一样可以加腰檐,即吊脚楼式的称“蛮楼吊厦”,骑楼式的称“蛮楼骑厦”。无腰檐的称“冲天蛮楼”,“跑马转角楼”式庭院由它组合而成。不过,朝内一边的出檐经技术处理,挑出更长,一般从前檐柱挑出150厘米。手工业户及商业户基本上用蛮楼类组合庭院,其檐下可利用空间较大,手工业户便于布置作坊房,晾晒产品,商户便于储放更多的转化、周转商品。

  (六)骑厦楼构架:此种构架构造上介于“两步厦构架”与“蛮楼类构架”之间。“两步厦构架”厦子结构完全与楼层空间脱离;“蛮楼类构架”厦子全在楼隔层下;而“骑厦楼构架”厦子的一半在隔层下。其特点比蛮楼明亮,楼上空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5),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常州风土人情 下一 篇: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摩梭人

相关文章列表:丽江古城
·哈尼族:水乡梯田文化  
·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的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 
·佤族:穿越时空的鼓声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