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纳西族是我国居住在金沙江上游地带的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中甸、宁蒗、维西、永胜、德钦等县。据1990年人口普查,全国纳西族有278009人,其中云南省有260388人,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有184894人,占全国纳西族总人口的66.5%,是纳西族的主要聚居区。
(七)两面厦类:两面厦类构成做法很多,它的叫法也很多,比如一面两步厦、另一面呈骑厦楼造型的叫“大辟一面骑厦的两间厦”。两面厦呈两步厦造型的叫“钟鼓楼架”。它是组织多进多套庭院的花厅或过厅房屋,两面厦类能灵活地满足所面向两院各坊房屋的造型保持一致的要求。
除上述七种构架组成一坊房屋的构架,分中间架和两端山架两种。中间是括梁式构架。使房屋可以在复杂地形地势的地段上建盖。
由各种类型构加组成一坊房屋的构架,分中间架和两端山架两种。中间是括梁式构架,托梁由珍珠等美丽轮廓的构件所成,故称“珍珠架”。两端是相应类型的山架,山架又有两种:一是穿斗式的“立人(童柱称矮人)架”,用于硬山房屋;二是叠梁式的“垛山架”,用于悬山式房屋。传统的纳西民居中,悬山式房屋最多,最有普遍性与代表性。
总之,纳西族民居构造与周围地理环境和民俗有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灵活性。纳西族习俗:兄弟成人后,尤其在农村,为便于农事活动,兄弟之间得另立门户组织新家庭,一般哥哥得另建新居,分到的房屋要搬迁。因木架具有折除和安装的灵活性,照原来组装时构件的编号,按顺序拆除,从甲地迁往乙地即可重新组合建盖。
(2)适应性。文化名城丽江古城区内有山有水、随坡多变的地势,随河流弯曲的地形,故民居建筑因势利导,组织成不拘工整而自由布局的一条条街道,汇集于古城中心广场――“四方街”,构成古城的整体。使古城既有山城之秀,又有水乡之美,而建筑完全保持了独具地方特色的风格,说明了纳西传统民居具有对复杂地貌的适应性。
纳西民居大多为土木结构,比较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等几种形式。其中,坊一照壁是丽江纳西民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供老人居住;东西厢略低,由下辈居住;天井供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铺面。农村的三坊一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常州风土人情 下一 篇: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摩梭人
- 相关文章列表:丽江古城
·哈尼族:水乡梯田文化 ·云南丽江纳西族传统的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 ·佤族:穿越时空的鼓声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 搜索: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
丽江古城景区民风民俗篇—纳西族(6)-搜索引擎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