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亲缘(5)
北京大学中文系谢冕教授在《特别的崇武》一文中深情地说:“中国的很多地方我都去过,有些地方大体只能去一次,崇武离北京很遥远,而我已去过多次,只要有机会,我还会去的。那地方毕竟是有着和别处不同的特别。”是
到了20世纪前期,崇武的这种渡台活动更加繁荣,除大渔船都兼营商外,还有十几艘专业的航运船,后来又发展有小火轮,同时开办了一些专营的贸易商行。现存1934年9月至1935年9月崇武出版的《海风》月刊中,就载有5则泉州海关到崇武搜查破获走私日货的“消息”,其中一次写明查获物资价值万余元,这只是当年从台湾运进货物中的极小一部分。
抗日战争期间,台湾海峡航道全被日寇封锁,有冒险者也被抓身亡。然而当1945年9月日本宣布投降不久,官方尚未入台接收,崇武人已捷足先登,航船赴台。自此,商船改航东渡贩运,渔船改业入台营商,全镇轮船、大木帆船甚至载重10吨左右的小船,全都投入,人们说:“过台湾就像下灶间。”据粗略统计,最高峰时全镇航行台湾的大小船只有200多艘。台湾到处有崇武的航运商人活动,台湾货物通过崇武港扩散至遍布闽南各地,崇武的商业盛极一时。
1949年冬,台湾海峡再次陷入军事控制。然而,抽刀断水水更流,崇武与台湾两地的船只在海面上仍常有接触。1972年5月3日,台湾“永春一号”小火轮来到崇武港,受到当地政府热情接待,并安排两位崇武籍的船员回家团聚,开了全国的先例。海峡上的冰冻从此逐渐消融,来崇武港的台湾船只渐多。1979年,崇武港被国务院宣布为福建沿海首批台湾船只停靠点及对台贸易港口。1981年2月16日,台轮“顺进益二号”以贸易为目的来到崇武港,做成了1950年以来大陆和台湾的第一宗民间贸易,又一次在全国开了先例。此后,来崇武港的台湾船只,不但数量增加而且80%以上是以贸易为目的,惠安县也先后成立几家专营与台湾做生意的公司。大陆的产品又通过崇武港源源运进台湾。1986年11月,国家在崇武港投建了全国首座千吨级对台贸易专用码头。
1987年10月台湾当局撤销对台湾海峡的戒严令后,崇武与台湾的贸易交往进一步发展。1990年以来,每年来崇武港停靠的台湾船只都在500艘次以上,高的年份达近千艘次,每年贸易额都有几百万美元。海道疏通也吸引台胞来崇武投资办厂,镇行政部门则采取优惠政策和积极措施加以鼓励。1999年,全镇已有台胞投资企业12家,投资总金额800万美元,其中利用台资455万美元;台资企业多数较具规模又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有志石材有限公司、藤辉石材有限公司的年出口值都居于惠安县前列。这些年来,台湾商人经常来崇武订制石狮、石龙柱、云龙石堵、四大金刚及罗汉石像等工艺品,各种建筑装饰石材,作为居室摆设的小型石狮及各种影雕、微型雕塑工艺品,更是不断成批销往台湾。只是目前这种交易还只能通过一条非正常的渠道,绕道香港并作为外贸物资出口,因而受到极大限制。
崇台亲缘(5),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 相关文章列表: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