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闽台风俗 >> 两岸壶嗣吴同根并蒂

两岸壶嗣吴同根并蒂

时间: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闽台缘 作者: admin 浏览次数:

两岸壶嗣吴同根并蒂导读:
作者:陈华俐 吴炎清  来源:闽南日报引子在省级风景名胜灵通山的东南向,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壶形小盆地,名叫“壶嗣”,方圆数十里,分布着后时、山布、坪塘、峰山、宜盆、石寨、大二7个行政村,约有一万多人

作者:陈华俐 吴炎清  来源:闽南日报


引子在省级风景名胜灵通山的东南向,群山环抱中有一个景色秀美的壶形小盆地,名叫“壶嗣”,方圆数十里,分布着后时、山布、坪塘、峰山、宜盆、石寨、大二7个行政村,约有一万多人口,90%以上是吴姓居民,有少数陈、张、葛姓插居,吴姓在壶嗣是望族,俗称“壶嗣吴”。2001年,“壶嗣吴”后代台胞吴松柏先后4次回乡寻根,终于在壶嗣云美店自然村找到祖籍地,并回乡兴业。他热心家乡教育事业,今年6月,再次捐资修葺教学楼。


族源


    壶嗣子孙繁衍台湾

    据史记载,吴姓源出姬姓,周武王姬昌封自己父亲的长兄泰伯后代于吴地,国灭之后,其子孙以国为姓。吴氏自一世季扎之后,传至六世为弥庸。弥庸的后代有从吴地迁河南者,传至第五十世有吴祭者,定居河南固始,随王潮、王审知于唐僖宗乾符四年提兵入闽,遂定居莆田县。吴祭为吴氏入闽之始祖,生有四子,其子孙分居漳浦、云霄、莆田、崇安、连城、诏安、泉州、厦门等市县。“壶嗣吴”就是入闽始祖吴祭公衍派漳浦的一支系。据《吴氏族谱》载:“壶嗣吴”始祖是吴文应。文应公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从漳浦陆鳌迁徙壶嗣肇基。

    文应公肇基壶嗣后,依恃壶嗣地肥水美,很快发展壮大,人丁兴旺。时至今日,600余年,传丁二十六代,繁衍子孙后裔4万多人,因地小人口密集,历代多有裔孙外迁定居。近则迁往云霄、山格、小溪、漳州、厦门;远则迁往台湾、香港、泰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等。其中从壶嗣渡台者尤为众多。据清乾隆二十三年由本村举人、湖南东安县知事吴德润编修的《吴氏族谱》载:在康熙、乾隆年间,壶嗣人迁居台湾的就有179人之多。其中有:十世公恕,十一世登高、九效、九法,十二世珠、家铭、朝称,十三世凤(随父吴珠迁大目根堡鹿麻庄)、芳、重浚、重涉等10人,十四世敦、玉、丕、欢等32人,十五世交、抄、练、清等43人,十六世灿、钟、衍、蔽等51人,十七世喊、曾、濠、乌耳等25人,十八世聪明、都等5人,十九世水养、红狗等6人,这些祖籍壶嗣的吴姓同胞,主要开基繁衍于台中、台北、高雄、基隆、台南和嘉义、桃园等地。著名历史先贤吴凤,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东渡台湾的。到目前传衍的子孙已经超过了万人。

两岸壶嗣吴同根并蒂,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孕育台湾雾峰望族的村庄 下一 篇:三块清朝匾额 牵出两岸情缘

相关文章列表:台湾 台南 云霄 族谱 壶嗣吴 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