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风俗习惯网 >> 闽台风俗 >> 由闽南妈祖文化谈台湾宗教的融合(2)

由闽南妈祖文化谈台湾宗教的融合(2)

时间: 2013年05月28日 来源:闽台缘 作者: 妈祖文化 浏览次数:

由闽南妈祖文化谈台湾宗教的融合(2)导读:
400年前,先民由福建广东一带,乘木殻渔船,经过海流涡旋的黑水沟(澎湖海沟),冒险犯难来到台湾,筚路蓝缕,以辟山林,台湾自此得以开发,这段历史,在连战先生的曾祖父连雅堂先生所著的《台湾通史》中,记载的

兄沉海殁矣”。不久林愿从海上回来一路哭啼,王氏不见儿归,心里已知遇难,即刻悲昏厥于地,次日巨浪未静,妈祖奋勇驾舟出海,终于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兄尸捞回安葬。此次救父寻兄的孝悌事迹,即刻传遍乡里,无不尊称她为“神姑”。17岁时春天,一艘商船经过湄洲海域,忽然遇到浓雾而触礁,船底破漏,时刻都有沉没的危险,船上商人个个惊慌失措,高声呼救,这时妈祖正在家中诵经礼佛,隐约听见海上传来十分凄惨呼救声,就前往察看,发现一商船触礁欲沉,赶紧请渔民们出海搭救,可是海上风浪巨大浓雾茫茫,谁也不敢去冒险,妈祖见此危机,急着在海边拔了数棵小草往海中一抛,顷刻海面浮出无数根大杉木,箭似般向遇难商船飘去,一根根并列把船架住,缓缓驶到湄洲屿,商人深感神奇,赶紧询问当地渔民,才知道神姑“化草为木”附舟救商的事由,就特地登门拜谢神姑救命之恩。
  妈祖日后更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行善济世,遐迩驰名,有口皆碑。北宋雍熙四年(987年)农历九月初九,妈祖28岁时,在一次抢救海难中不幸遇难,相传羽化升天。日后,湄洲岛上时常香雾弥漫,曾有多人看到妈祖身着朱衣,飞翔海上,神灵履显,救助遇难渔民无数,感其泽佑美德,在湄屿山上建祠供奉,尊称她为“通贤灵女”,并在湄峰摩崖刻上“升天古迹”四大字,士人相率祀之。然后各地供奉,历代都有册封,形成了妈祖文化
  台湾信仰奉祀妈祖最为虔诚,“湄洲妈”、“温陵妈”、“银同妈”、“开台妈”、“北港妈”、“大甲妈”、“关渡妈”等等,虽然名称不一,因为是分灵地缘的关系,实际还是同一尊神。从纯朴乡村到繁华城市,处处都有妈祖庙的兴建。
  从妈祖短暂的一生来说,她未有什么著作,也没有什么思想体系,但她的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赢得人民的敬爱,尤其台湾同胞,饱受异族欺凌,并有多数人在海上讨生活,终年与波浪搏斗,妈祖的大爱精神,成为他们的守护神、精神上的依托,因此可以说所谓妈祖文化在台湾更为发扬光大,并不为过。
  台湾先民大都是由闽南迁来,闽南文化的形成,妈祖文化应占重要的地位,妈祖文化数百年来都是促进民族团结,发挥教化功能的原动力,这是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一部分。
  由于台湾生存环境的关系,宗教特别兴盛,从前如此至今仍然。像佛教近十几年产生不少教派,佛光山的星云法师,玄奘的白圣悟明长老,法鼓山的圣严法师,慈济的证严法师,中台禅寺的惟觉老和尚,他们都拥有众多的信徒与庞大的教产。

由闽南妈祖文化谈台湾宗教的融合(2),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台湾涉漳旧地名(四) 下一 篇:两岸三平寺

相关文章列表:宗教 台湾 福建 妈祖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