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导读:
漳台民间自古以来对丧葬十分看重。俗信人死后入阴间其灵魂不灭,并且具有比阳世活人强大得多的某种神秘力量。因此,其亲属友好必对死者举行隆重的哀悼、纪念、殓殡、祭奠仪式,以期死者的亡灵得到安息和超度,并在冥
漳台民间自古以来对丧葬十分看重。俗信人死后入阴间其灵魂不灭,并且具有比阳世活人强大得多的某种神秘力量。因此,其亲属友好必对死者举行隆重的哀悼、纪念、殓殡、祭奠仪式,以期死者的亡灵得到安息和超度,并在冥
艺也纷纷登场亮相,更使“出山”场面规模盛大,热闹非凡。因此那些“房柱”大、子孙多的丧家,往往有引人注目的“大出山”。
通常的“出山”行列大致是:以一蓝色横幅前导,由两人用竹杆举得高高;或以一面目狰狞、纸糊的“开路神”先导。紧跟的是“草龙”,用稻草扎成,点燃使之冒烟,沿途烟火升腾;或是香炉,焚香使之升烟,由一人捧着,据说为死者赴阴间照明。女婿随后撒发纸钱,表示向沿途土地、路神、小鬼买路通过。接着是鼓乐开道的红色灵旌,灵旌由女婿出份制作,上书死者姓名官衔,下葬时覆于棺材上。与铭旌相随的是白色、红色“字姓灯”各一对。白灯称“孝灯”,由外甥挑。按实传代数多加一代,白灯书写“四代大父”、“五代大母”等字样。灯上缠布条,五代者缠红布条,四代者缠黄布条,三代者缠麻布。红灯为“吉灯”,上书姓氏郡望,如“颖川•陈”、“江夏•黄”、“弘农•杨”等及“百子千孙”字样。去时白灯在前,归时红灯在前。接下来是亲友赠送的挽联、挽轴、布料等,都披挂在长长的竹杆上,由人抬着。其后是魂轿,一顶专放死者遗像,一顶供着死者神牌,有功名者还有一顶摆放御赐物品。此外还有纸轿,内置纸制死者魂身,由子孙抬着。再是诵经的和尚、道士,吹着悲哀曲调的乐队。在阵阵诵经声和哀乐声中,灵柩徐缓前行,盛装耀眼。抬棺者通常八人,或十六人,最多三十二人。孝男跟随棺侧,沿途哀号,任由涕泪满面,不能抹擦。众孙随其后挽一长布条而行,众妇皆挽布沿途啼哭。最后是送葬的亲友。有的丧家延请(或亲朋出资雇请)锦歌、北管、南曲、潮音之类民间艺人演奏助势,则穿插于行列间。队伍走了一段,孝男跪在路边,叩请送葬亲友留步,俗谓“辞客”。古丧俗亲戚戴“白头巾”,朋友臂戴白布圈,这时可取下,折另一条路返回。到丧家后洗手洗面,表示清净祥瑞;吃发酵的粿面,象征“大家发”;由丧家赠送红丝线、红布条,寓意大吉大利。亲友离开丧家时,忌讳向丧家
通常的“出山”行列大致是:以一蓝色横幅前导,由两人用竹杆举得高高;或以一面目狰狞、纸糊的“开路神”先导。紧跟的是“草龙”,用稻草扎成,点燃使之冒烟,沿途烟火升腾;或是香炉,焚香使之升烟,由一人捧着,据说为死者赴阴间照明。女婿随后撒发纸钱,表示向沿途土地、路神、小鬼买路通过。接着是鼓乐开道的红色灵旌,灵旌由女婿出份制作,上书死者姓名官衔,下葬时覆于棺材上。与铭旌相随的是白色、红色“字姓灯”各一对。白灯称“孝灯”,由外甥挑。按实传代数多加一代,白灯书写“四代大父”、“五代大母”等字样。灯上缠布条,五代者缠红布条,四代者缠黄布条,三代者缠麻布。红灯为“吉灯”,上书姓氏郡望,如“颖川•陈”、“江夏•黄”、“弘农•杨”等及“百子千孙”字样。去时白灯在前,归时红灯在前。接下来是亲友赠送的挽联、挽轴、布料等,都披挂在长长的竹杆上,由人抬着。其后是魂轿,一顶专放死者遗像,一顶供着死者神牌,有功名者还有一顶摆放御赐物品。此外还有纸轿,内置纸制死者魂身,由子孙抬着。再是诵经的和尚、道士,吹着悲哀曲调的乐队。在阵阵诵经声和哀乐声中,灵柩徐缓前行,盛装耀眼。抬棺者通常八人,或十六人,最多三十二人。孝男跟随棺侧,沿途哀号,任由涕泪满面,不能抹擦。众孙随其后挽一长布条而行,众妇皆挽布沿途啼哭。最后是送葬的亲友。有的丧家延请(或亲朋出资雇请)锦歌、北管、南曲、潮音之类民间艺人演奏助势,则穿插于行列间。队伍走了一段,孝男跪在路边,叩请送葬亲友留步,俗谓“辞客”。古丧俗亲戚戴“白头巾”,朋友臂戴白布圈,这时可取下,折另一条路返回。到丧家后洗手洗面,表示清净祥瑞;吃发酵的粿面,象征“大家发”;由丧家赠送红丝线、红布条,寓意大吉大利。亲友离开丧家时,忌讳向丧家
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文章来 源于惠女风情网
上一篇:永定乐真寺:见证闽台佛教渊源 下一 篇:500年华庙见证两岸关系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 搜索: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
漳台习俗-丧葬礼俗(5)-搜索引擎搜索